我們或許會這樣想:「雜事,最好就是把他們交辦出去?」但其實並非如此:
一來,往往那是我被交辦要做的事情,通常沒有下一個人可以交辦。
二來,當我們是主管時,如果只能不斷交辦雜事出去,正代表我帶領的團隊工作流程是混亂的。
每一次我在講授時間管理或 Evernote 筆記課時,總會有許多朋友問我,工作上一直被交辦雜事,導致重要的工作都被延誤,應該怎麼辦才好?這個問題,並不一定只能是無奈的現實。
我們可以利用主動積極的處理技巧,減輕雜事負擔。
這並非那種「再也沒有雜事」的一勞永逸但不現實方法。只是如果可以做好下面三個管理,或許會大大減輕我們面對雜事的負擔:
專案化
雜事可能是我們搞錯處理順序產生的。
自動化
雜事可能是我們執行了不必要的步驟。
模式化
雜事可以用重複範本的方式快速完成。
減輕雜事的負擔方法1. 專案化
專案化的管理,是我認為減輕雜事負擔最直接有效的方法,雖然他執行起來也最難。
雜事的出現,並且會造成我的負擔,其中有三個關鍵的問題是:
沒有長期的目標計畫,就無法預期雜事的出現,於是大多任務都會看起來像是突然出現的雜事。
缺乏專案排程,雜事出現了不知道應該放在哪個階段處理。
我們往往自己把雜事全部擠在一個處理,於是更沒有容納意外雜事的彈性。
這時候如果能夠先做好自己的目標專案管理(無論是工作上或生活上),那麼就可以有效解決上述三個雜事的問題。
就像我在這篇文章所說的:「如何讓筆記本不是散亂流水帳?先專案、改任務、後行動清單」,當一個工作或生活目標的開始,我應該是依據下面這樣的步驟做管理:
先建立一份目標的專案筆記。
在專案筆記中,逐步拆解每個階段進度的流程。
從這樣的專案流程中,我可以為未來的任務,在前面階段先準備。
於是就減少了這些事情在未來變成臨時雜事出現。
當出現新的相關任務時,我會有一個明確流程依據,知道可以把新任務擺入、插入哪一個位置。
於是我可以專心處理眼前最要緊的下一步行動,而不用擔心擺到後面流程的雜事。
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管理步驟,但我也發現,往往我們會陷入遇到什麼做什麼的「想要快一點完成」的迷思。但這樣一來,反而更容易陷入雜事纏身的困境。
所謂的「預先準備」,就是如果我知道這個專案之後會有許多報表要填寫,是否可以一開始收集資料就用報表需要的格式處理?如果我知道這個專案之後會有結案報告,是否可以一開始做企劃時就符合結案報告的需求項目?那麼到了之後的階段,我就可以直接複製之前的內容,完成一件雜事。
所謂的「知道雜事的位置」,就像今天即時通收到一個任務,今天開會討論了三個行動,我不是把今天出現的這些事情全部列上待辦清單(那樣就會真的變成雜事纏身),而是:
打開我的「專案筆記」
看看即時通的任務應該放入未來哪個階段的流程去處理
會議結論的三個行動分別又要插入哪幾個不同的處理順序中
把雜事排入真正的專案流程,而非待辦清單,讓自己的待辦清單是今天真正要推動的重要事情,這樣也是減輕雜事的干擾與負擔。(具體搭配工具的作法,可參考:突破四個效率盲點,建立工作碎片不爆炸的工作流)
而要解決「雜事不要擠在一起處理」的問題,首先還是需要我先有一個明確的專案排程,甚至這個排程很明確的在進攻行事曆上畫出時間軸。這時候當主管、同事、客戶要丟一個臨時雜事給我時,我才能「明確的討價還價」,意思是我可以準確地說出,這一件雜事可以排入未來哪個時間點再處理,一樣來得及,甚至更符合專案流程。
很多時後,雜事出現而我們只能排入今日待辦清單,是因為連我們也不明確的知道,這件事可以排入專案未來的哪一個時程處理就好。
減輕雜事的負擔方法2. 自動化
在透過專案化管理,來讓雜事有秩序的前提下。我們還可以進一步透過自動化,來提升雜事的處理速度。這邊尤其指的是「善用工具,簡化工作步驟」。
要注意,我說的自動化,包含但主要不是指那些需要寫程式碼,或是需要很多步驟設定的「全自動化」,例如:「Trello 繁瑣操作全自動化教學, Butler 強化功能免費開放使用」。
我想表達的自動化,是:
用一般人也可以輕鬆上手的數位工具。
改變一下自己的工作方式。
就能讓某些原本要做的步驟不需要做。
或是可以自動完成就好。
光是這樣做,就能節省大量瑣事的處理時間,甚至讓瑣事不要發生。
前面提到的「協同合作」是一個例子,沒有協同合作時,我們每天要在許多郵件、即時通中重複的傳遞、修改檔案,增加很多等待、操作的時間,也增加很多確認、管理的時間。但如果善用「協同合作」,可以把這些步驟都簡化下來。
或者像是:
善用工具,搭配工作方法的調整,我們也能:「用減法工作」。
也歡迎參考下面這段結合真實故事案例的教學影片:
減輕雜事的負擔方法3. 模式化
最後這個步驟,可能是做起來最簡單,而也能有效減輕雜事負擔的方法。那就是我在這個系列前一篇文章所講的:「工作愈忙愈要記錄與回顧,寫「任務日誌」是提升效率關鍵」。
很多雜事是重複出現的,或許我們無法預知下次什麼時候會被交辦,但我們知道未來還會再做到。
這時候,如果可以在第一次做一件任務時,一邊做,一邊起碼把兩種東西「記錄」好:
任務的實際執行步驟。
任務需要的相關資料。
這樣一來,就等於為「下一次的類似雜事」,準備好了一份範本。等到下次雜事再出現,只要照著做即可。
我在自己的工作流程中,就用 Evernote 累積了數百則這樣的工作範本,他們涵蓋了我在工作中、生活中會遇到的大大小小雜事。
雜事第一次出現,確實會花點時間,但等到第二次、第三次又再出現時,我已經準備好固定模式的範本,可以用最快速度、不出錯的處理完成了!
這是一個我維持多年的習慣,就是為各種做過的任務,都要建立模式化的清單筆記:「準備好瑣事清單,幫你不費力進入決定性工作狀態」。而他們也確實幫助我能夠更輕鬆的處理隨時出現的雜事。
小結:
所以當我們面對工作上、生活中,常常都會有許多雜事不斷干擾,甚至有時候雜事的數量造成負擔,這時候,我會嘗試從上面三種方法,來有效處理雜事:
專案化
- 我自己要能預知某些雜事,先做準備。
- 我要能明確知道雜事要排入哪個流程。
- 這樣我就不用擔心雜事全部擠在今天的待辦清單。
自動化
- 我會善用數位工具,讓某些雜事不用做。
- 或是讓某些雜事簡化步驟,做起來更快。
模式化
- 我會更認真面對雜事,寫下處理的步驟、經驗與資料。
- 建立每一件雜事的清單與範本。
- 下一次,就可以減輕大腦負擔,快速地完成這件事。
提供大家參考,希望有所幫助。
本文作者:電腦玩物原創作者 esor huang 異塵行者
本文出自:工作愈忙愈要減輕雜事負擔:把雜事專案化、自動化、模式化
責任編輯:PBS 寶渥商學院 編輯部